為積極推進我省建筑鋼結構發展與應用,近日,省建設廳下發《關于推進建筑鋼結構發展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建筑鋼結構具有工業化程度高、建造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節能環保、可循環使用等優點,符合國家綠色發展理念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政策導向。加快建筑鋼結構發展,是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消化鋼鐵產能、形成鋼材戰略儲備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產業水平和抗震能力為方向,以完善技術標準和發展配套部品為支撐,逐步加大建筑鋼結構應用力度,大力推進建筑鋼結構產業發展。通過持續不斷地努力,爭取在“十三五”期間,我省建筑鋼結構產業快速發展,培育形成1至2家具有較強實力的鋼結構產業集團,并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建筑鋼結構配套產業集群,在大跨、超高建筑采用鋼結構或鋼-砼混合結構的比例超過70%,鋼結構住宅得到一定程度應用。
《意見》安排部署了8項重點工作。
一、大力推進建筑鋼結構工程建設。在政府投資的部分公共建筑,大跨、超高建筑及城市橋梁中強力推廣使用鋼結構或型鋼混凝土結構。在部分有條件的地區開展鋼結構住宅試點,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建設鋼結構住宅,在農村危房改造中應用鋼結構抗震農宅。工業廠房全面采用鋼結構。全面提高我省建筑鋼結構的應用水平。
二、盡快提高建筑鋼結構設計認知水平。通過專題講座、業務培訓、繼續教育等多種方式,引導和促進工程設計人員深入了解建筑鋼結構的現狀情況和發展趨勢,調整改變對建筑用鋼的傳統認識,盡快提高對建筑鋼結構的認知水平和應用能力,從設計階段發揮技術引領作用,加大建筑鋼結構的應用力度。
三、不斷完善建筑鋼結構產業鏈。加強我省鋼鐵生產企業與設計、施工、鋼結構制作企業的聯系與合作,優化鋼材品種、提高型材比例、降低使用成本,研發與鋼結構配套的墻材和部品,完善我省建筑鋼結構主體和配套設施從設計、生產到建造的完整產業鏈。
四、積極培育市場實施主體。鼓勵省內大型設計、生產、施工企業融合,形成一批建筑鋼結構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引導省內規模較大、技術能力較強的新型墻材、構配件生產企業向鋼結構配套產業轉型,積極發展與鋼結構配套的新型節能環保綠色建筑材料。
五、加快建設鋼結構及配套部品生產基地。按照優化資源、合理布局的要求,積極推動鋼結構產業基地建設。支持蘭州新區先行建設鋼結構建筑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發揮示范引導和集聚輻射作用,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建筑鋼結構配套產業集群。
六、不斷加強鋼結構建筑產業化技術研究。鼓勵鋼結構及其配套建材生產企業與設計、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進行技術合作,建立鋼結構建筑產業聯盟,集中資源優勢,聯合開展符合抗震設防、綠色節能標準要求,適合工業化生產的建筑鋼結構體系研究和“高、精、特”產品的研發。
七、逐步健全建筑鋼結構標準體系。結合我省大部分地區地震烈度高、氣候條件差的特點,進一步健全建筑鋼結構的地方技術標準和工程造價體系,通過標準化促進產業化和規?;?。
八、全面開展技術人才培養。加大人才培訓力度,促進鋼結構設計、制造、施工企業與相關高校、職業教育機構合作,開展鋼結構在設計、生產和施工方面的業務培訓,提高我省工程技術人員鋼結構技術水平。
《意見》強調,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高度重視推動建筑鋼結構應用的重要意義,結合工作實際,建立相關工作機構,研究制定適合本地實際的具體實施辦法,有效推動本地區鋼結構產業健康發展。對實施鋼結構產業項目的企業,要支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優先申報建設科技建筑節能項目計劃,優先享受省級建設專項資金資助。要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設計、制造和施工企業等開展相關鋼結構課題研究,符合條件的優先推薦相關科技創新扶持政策或專項資金支持。要采取多種形式培養和儲備技術人才,加快開展建筑鋼結構設計、構配件生產、施工、管理等從業人員培訓,將相關政策、技術、標準等納入工程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內容,大力培養適應鋼結構建筑產業發展的技術人員,為鋼結構建筑產業的長遠發展打好技術和人才基礎。建筑鋼結構示范工程優先評選我省優秀工程設計獎和“飛天獎”,通過示范工程引導,激勵企業在設計理念、技術集成、建造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開拓創新,帶動我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